close
上海人不是太多,是太少瞭

對於上海來說,應該談論的不是如何控制人口,而是如何增加人口,並且讓每一個人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。




前不久,上海市新的城市總體規劃出爐,提出到2035年時,要控制常住人口2500萬,建設用地總規模不超過3200平方公裡。許多人可能對這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,截至2015年底,上海全市常住人口已經達到2415.27萬,這意味著未來20年,每年上海新增人口不能超過5萬人。

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。/視覺中國

國傢強調控制大城市人口規模由來已久。1980年的全國城市規劃工作會議就提出瞭要控制城市人口規模。“國傢實行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、合理發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針”寫入瞭1989年公佈、1990年執行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》。

但是,建國後上海市對人口規模提出過三次控制目標,三次都未能實現。1959年的規劃提出人口控制在600萬,但當年就已經超過瞭1000萬。1986年,改革開放後上海市第一次城市總體規劃提出2000年人口不超過1300萬,實則三年後的1989年就已超過。2001年,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提出2020年總人口規模2000萬,結果2007年就超過瞭這個數字。

我們不禁要問,上海人口下一次突破規劃會在什麼時候?上海人口真的太多瞭嗎?上海到底可以容納多少人?

上海人口太多瞭嗎

在上海生活的人們最熟悉的就是擠。上地鐵擠破頭,買東西擠破頭,為瞭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擠破頭,魔都的人口仿佛已經逼近極限。但是,坐上任何一條地鐵往任意郊區方向走上半小時,乘客們往往就能看到車窗外大片大片的農田。在全中國最稱得上寸土寸金的城市,除瞭小籠包,赫赫有名的居然還有西瓜、葡萄和水蜜桃。

2017年8月22日,上海市奉賢區四團鎮三團港村的空氣中彌漫著稻香味,農田內沉甸甸的稻穗已垂下瞭“頭”。/視覺中國

上海的人多嗎?上海市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3800人左右(其中包括中國第三大島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594人的崇明島),但面積僅為620平方公裡的中心城區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裡23400人左右,人口密度最高的黃浦區超過每平方公裡34000人。在僅占全市總面積不到10%的市中心,集中瞭大量人口。

但比之世界著名的大都會,上海的人口密度並不突出。東京都人口密度6173人每平方公裡,與香港類似,其中市中心23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14543人。而香港因為多山地,油尖旺等人口密集地區密度可達每平方公裡5-6萬人。紐約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10640人、曼哈頓島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66940人。

上海的土地資源也是綽綽有餘。上海市陸地總面積6340平方公裡,目前建築用地3145平方公裡,如果去掉國傢規定的耕地指標1820平方公裡,仍然有1375平方公裡可用,相當於把現有建築用地再增加近50%。

2016年11月15日,上海郊區村莊裡農民正在收割稻子。/視覺中國

不像山地嶙峋又被大海包圍的香港,魔都上海的廣大郊區不但空曠,而且還很平坦。由泥沙沖擊而成的魔都是一片平原,境內僅有七個小山包,“最高峰”佘山甚至離地理學意義上的“山”還差一米,理論上全境幾乎每一寸土地都能使用。如此看來,至少在空間上,上海完全有能力接納更多的人口。

然而,雖然尚有一千多平方公裡富餘,上海最新規劃中的建設用地卻不能超過3200平方公裡,這相當於要求未來20年幾乎不供應新的土地。與外來人口的增長很難完全通過人為控制不同,土地的使用完全可以由政府調控,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,你很難看到上海的高房價會跌到哪裡去。

一個城市能夠承載的人口量還受制於它所擁有的資源。上海境內本身雖然不出產多少資源,但上海地理位置優越,海陸空三方面都是交通樞紐,可以通過強大的交通運輸能力解決生產和生活所需。

上海的港口條件極為優越,上海寶山鋼鐵廠是全球第四大鋼鐵廠,而上海不產一塊煤、一斤鐵,純靠海運供給原材料。同樣,上海不產一滴原油,但上海石化2014年僅原油加工就達到1417萬噸。

2017年10月6日,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迎來兩艘巨輪。/視覺中國

連最依賴自然環境的水資源,上海也非常豐富。上海氣候濕潤、降雨充沛,又占住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口,東鄰太湖,境內河渠縱橫。雖然處在人口眾多、工業發達,污染也相對嚴重的地區,上海的飲用水質量算不上優秀,但在量的方面從未告急。

上海市的水庫設計年供水量為34.27億立方米,而目前最新的2011年水利普查顯示,2011年全市的用水量是20.77億立方米。比起農業和工業,居民生活用水量比例極小。而農業灌溉用水2568萬立方米,工業用水785112萬立方米,第三產業用水16464萬立方米。可以說人口增加對用水量的沒有明顯的直接影響。

不但如此,2010年到2015年間,由於設備升級、推行節水,上海市的居民用水量還下降瞭4.3%,工業生產的萬元GDP用水量下降更是48.3%。四大水源地使得魔都即便是需求最大的夏季用水高峰也可從容應對。2017年夏季用水高峰日全市供水量為676萬立方米,僅青草沙水庫一地就可以實現日供水719萬立方米。

可以說,上海硬件條件得天獨厚,完全可以接納更多的常住人口。

上海市居住證。/視覺中國

城市的極限在哪裡

事實上,一座城市的發展不像我們上面分析的這樣靜態和死板。城市的人口、土地和資源,是在動態變化的。

17世紀時倫敦的面積隻有1平方英裡,即今天被稱為“倫敦城”或金融城的區域,基本保持羅馬帝國時代的規模。到瞭1855年,倫敦的倫敦郡委員會管理如今被稱為“內倫敦”(Inner London) 的區域,面積319平方公裡。

到瞭二戰後,倫敦的城市面積再次遠遠超過瞭政府管轄的面積,1965年又成立瞭大倫敦委員會,今天的大倫敦地區面積超過600平方英裡(約合1554平方公裡)。17世紀的英國人能想象到今天嗎?

同樣地,美國紐約從曼哈頓島最南面的尖端開始不斷發展擴張,最終在1898年將周邊的佈魯克林、皇後區、佈朗克斯區和斯塔滕島並入紐約市,面積從22.82平方英裡(曼哈頓全島)變為468.5平方英裡,人口則達到今天的800萬人。19世紀的紐約人能想象到今天嗎?一座城市所謂的土地極限,又在哪裡?

如今的紐約市。/視覺中國

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大,並不以某幾個規劃師的意志為轉移,上海自1842年開埠以來也經歷瞭相似的過程。上海建城時面積僅為2.04平方公裡。開放通商和洋務運動使大量中外資本註入上海,興辦大批工廠,吸引大批外來人口。

隨著大批工廠的開辦,法租界和公共租界都不斷通過各種手段擴張,分別達到15150畝(約10.1平方公裡)和4.7萬畝(約31平方公裡)。開埠前上海全縣人口約50萬,建國前全上海人口已經超過500萬。

如此迅猛的人口增長靠自然生育是無法實現的,必須仰賴移民。建國前夕,上海外來人口比重已達到85%。人口的湧入為工業的發展提供瞭必需的勞動力,工業的勃興和人口增長又促進瞭城市的繁榮,經濟發展、稅收增加,收入投入公共事業的建設,使得上海的城市功能日趨完善,成為舉世聞名的遠東第一大都會。

但今天的規劃者回到過去任何一個時期的上海,可能都會痛心疾首地呼籲上海人太多瞭,城市要不堪重負瞭。他們至始至終都把“人”視為一種負擔,而不是一種財富。

2013年8月19日,上海外灘,一名年輕人站在黃浦江畔眺望遠方。/視覺中國

比如,80年代的上海面臨著比今天嚴重得多的城市病。1980年10月3日,《解放日報》專門刊登瞭一篇叫做《十個第一和五個倒數第一說明瞭什麼?》的文章,指出上海在各項經濟指標領先全國的同時,城市建設卻非常落後。

當時上海建築密集、交通擁擠,人均道路僅1.57平米,人均綠化面積更隻有一張報紙大小。即便算上閣樓、棚戶等建築,上海的人均居住面積也不過4.3平米,是全國倒數第一,全市竟有50%的戶數是無房戶。上海衛生條件差、疾病流行,由於工業污染嚴重,市區癌癥發病率全國第一。

這是因為當時上海不願意、也沒能力(錢)搞城市建設。上海經濟發展受制於錯誤的生產觀念,過分重視生產、發展工業,認為交通設施、生活設施、環境保護等都被視為要花錢的“消費”,要極力避免。即便當時的上海有心加強城市建設,也實在缺乏能力。當時國傢財政實行統收統支,越是發達的地區上繳的收入越多、得到的補貼越少。

隨著國傢財政不再實行統收統支,松綁後的上海立刻開始瞭大規模的全新規劃和建設,在二十世紀最後十五年中,上海的面貌發生瞭極大的變化。

以交通為例,道路交通上建成內環線、南北高架、滬青公路、滬嘉高速、莘松高速等,基本形成今天上海的道路交通框架;2000年以來上海新增13條地鐵,從各個方向深入郊區。二十年前被視為遠郊的閔行、虹橋等地已經完全融入市區。

上海周五晚高峰時期,吳淞路海寧路立交橋上車輛川流不息。/視覺中國

上海自九十年代以來在人口增長的同時,環境也更好,期望壽命更長。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較1978年增加瞭1300萬,翻瞭一倍不止,但人均居住面積達到36.1平米,翻瞭9倍。全市綠地面積從1990年的3570公頃增長為2015年的127332公頃,人口期望壽命則由1978年的73.35歲升至2015年的80.47歲。

這些都說明,城市病並不是人口帶來的問題。當城市不斷發展時,一座城市不但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口,還能讓許多問題迎刃而解。

上海的問題是人太少

今天上海面臨的問題,不是控制人口,而是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口。上海的自然生育率僅為0.7,即一對夫妻隻生0.7個孩子。

根據《2016上海統計年鑒》,2015年底上海市常住2415.27萬,戶籍人口1442.97萬,僅比1993年增加一百多萬(1294.74),人口增長主要依賴外來人口的補充。而2015年的平均戶數已經跌到2.69人,形成不瞭一個三口之傢。人口自然增長率負千分之1.27。也就是說,即使沒有任何新的控制政策,上海的人口也會自然下跌。

上海的高考考生人數從2007就開始下降,不到十年時間,已經從2006年的11.38萬降至2013年的4.65萬,最近三年才基本維持在5.1萬人,鮮明地反映出戶籍人口的下降。而非戶籍學生也可就讀的小學,2014年開始也出現瞭學生人數下降的情況。

2017年,上海春季高考1月7日至9日舉行。/視覺中國

與此同時,2015年上海首次出現常住人口下降,較上年減少瞭15萬。人口學傢和經濟學傢並沒有為此歡呼雀躍、迎接更美好的城市,反而表達瞭焦慮和擔憂。減少的15萬人都是外來人口,而外來人口是上海主要的勞動力來源。

如今上海的經濟發展仍然在經歷從倚重制造業轉型的過程。制造業、批發零售和房地產仍然是外來人口就業的重要行業,吸收瞭70%的外來就業人口。如2014年有60%的外來人口從事工業。但上海的工業產值正處在下降期,僅2015-2015年,石油和鋼鐵行業總產值就分別下降瞭11%和20%,農業產值下降12.7%,建築竣工面積下降4.3%。這些行業的萎縮顯然會造成從業人口的減少。

上海市戶籍居民中從業人員比重僅為44%,外來人口則有72%。如果出現人口流出的趨勢,將意味著勞動力流失、稅收減少、社會福利負擔加重等一系列問題。

遺憾的是,我們非但沒有看到上海對外來人口表現出多少渴求,我們反而看到上海和其他一線城市一樣,處處為難外地人,特別是所謂的“低端”勞動力。

2018年1月27日,上海雨雪模式“重啟”,一度達到“鵝毛”大雪,即便這樣,在上海電動床火車站仍舊看到大批務工人員冒雪,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進站返鄉過年。/視覺中國

雖然上海人口從1990年的1283萬增長到2015年的2415萬人(這裡沒有適齡兒童的數據,恐怕適齡兒童隻會多不會少),但是上海市普通小學招生數在1990年是18.3萬,2013年依舊是18.1萬,2014年之後上海采取史上最嚴入學政策,導致2015年招生數銳減至15.6萬。人們習慣把上學難這樣的城市病怪到外地人身上,卻不知道真正的元兇是誰。

這種嚴厲入學政策打擊的,正是孩子的傢長,他們往往是上海龐大的非正規就業人群。無論在發達國傢還是發展中國傢,他們都是大城市生活中不可分離的一部分,為城市生活提供種種便利。

上海市傢政行業從業人員近50萬,其中隻有20多萬從屬於傢政服務機構。優質傢政服務人員平時就緊俏,月嫂隻要有1年經驗即可月薪過萬。由於傢政服務人員主要來自安徽、四川、江蘇、浙江等外省市,一到年關更加是千金難覓。

在勞動分工細化的社會,本來就會自然地產生各種各樣的工作崗位,對勞動者的技能和教育水平有不同的要求。有人在寫字樓裡掌管幾百個億的生意,也得有人在同一幢大樓裡打掃衛生、保衛安全、接收快遞。

2013年8月8日,上海軌道9號線星中路站,地鐵站內一位保潔人員正打掃衛生。/視覺中國

美國高科技行業每1個崗位的就業可以帶動其他行業5個崗位的就業,其中兩個是醫生、律師等所謂“高端”崗位,3個是消費型的服務業崗位,如服務員等。換句話說,兩個高端勞動力背後,需要3個“低端”勞動力的服務。

再退一步說,任何行業的運轉都在為經濟發展貢獻著GDP。路邊的烤串和沙縣小吃確實不起眼,打掃衛生的阿姨工資也不高。但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(OECD)的報告顯示,在全球最發達的21個經濟體中,非正規就業也貢獻出瞭14-16%的GDP。

如果真的要好好做規劃,那也不是控制人口,而是滿足人們的需求。東方之珠香港是彈丸之地,還山地連綿,可用面積非常有限。不能清除低端人口的香港隻能另辟蹊徑,致力於建設“宜居高密度城市”。

香港規劃署的2030+計劃細致地分析瞭全港人口密度、建築物密度和土地類型。對居住、綜合、商貿、工業等區位的使用和建設有明確的規定和策略。單就行人出行一項,香港就有拓展地下人行網絡、增加沿街頂棚應對氣候炎熱多雨、縮小街區間距便利行人過馬路等等細致考量和對策。香港在宜居城市排行榜上是39名,雖然2017年下滑到45名,仍遠高於上海的81名。

對於上海來說,應該談論的不是如何控制人口,而是如何增加人口,並且讓每一個人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。

參考資料:

愛德華·格萊澤. 劉潤泉譯. 20電動床12. 城市的勝利. 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.

城市戰爭. 2016年2月4日.上海的居民用水從哪裡來?壹讀.

高峰. 2013.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價格、地稅制度與城市化(1845-1933).財經研究(39):8.

台灣電動床工廠國務院. 1980. 綜合國務院批轉全國城市規劃工作會議紀要.

國務院. 1986. 國務院關於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的批復.

國務院. 2018. 國務院關於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的批復.

Harry den Hartog.2017年10月31日. 上海為何總在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的中遊. 澎湃新聞.

李榮. 2017年5月15日. 上海有效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:萬元GDP用水量下降.新華社

勞佳迪. 2016年3月15日.上海外來常住人口負增長, 15萬人為何逃離大上海?中國經濟周刊.

劉冰. 2015. 世紀之城:中國城市規劃再出發. 同濟大學出版社.

陸銘. 2016年5月20日. 驅逐低端勞動力,將損害大城市的產業升級. 智庫中國.

陸興龍. 1996. 對近代上海人口增長問題的思考. 上海經濟研究(04).

陸燕婷. 2016年11月4日. 上海月嫂起步價1萬元,少數“金牌月嫂”雞年春節或超2萬元. 澎湃.

欒曉娜.2016年5月9日. 上海居民用水量人均5年降4.3%. 東方早報.

唐夢葭. 2017年6月16日. 上海將迎戰夏季用水高峰,日供水量約676萬立方米 “總體富裕”.新民網.

上海年鑒. 2014. 上海市水利、水資源情況. 中國上海.

上海市統計局,國傢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. 2016. 2016上海市統計年鑒. 中國統計出版社.

上海是政府. 2003.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(1999年-2020年)中、近期建設行動計劃的通知.

上海市政府. 2013年2月4日.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上海市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通知.中國上海.

上海石化.企業簡介.

沈俊坡.1980年10月1日.十個第一和五個倒數第一說明瞭什麼?上海社會科學院.

王桂新. 2008. 上海人口規模增長與城市發展持續性.

楊玉紅. 2017年6月21日. 上海擬連通青草沙水庫和陳行水庫,水質提升供水更安全.新民網.

香港規劃署. 2016. 宜居高密度城市的規劃及城市設計 (香港2030+).

香港運輸及房屋局. 中環及其鄰近地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: 公眾參與文件.

謝國平. 2017年10月23日. 20世紀80年代上海的“城市病”. 上海浦東.

新浪上海. 2018年1月16日. 上海傢政93傢持證上門企業公佈 養老育嬰用工緊缺.

俆斌忠. 2015年6月2日. 2017年上海高考生源將有所回升. 新聞晨報.

諸大建.優化上海的城市空間. 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.

鄭真真,楊舸. 2013年5月14日. 中國人口流動現狀及未來趨勢.人民網.

莊解憂. 1984.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城市的發展. 廈門大學學報(03).

朱真,顧仲陽. 2014年5月19日. “城市病”困擾大城市大城市空間有多大?人民網.

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. 1989.

Daniels, P. W. 2004. Urban challange: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ecomonics in mega-cities. Cities (21):6, P. 501-511.

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. 2017. The Global Livability Report 2017: A Free Overview.




The Guardian. The evolution of London: the city's near-2,000 year history mapped.

Stephanie Knoll. June 3, 2014.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ing world cities: Thebenefits of urban clustering. Harvard Kennedy School Shorenstein Center on Media,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.



本文來源:麥芒 作者:樊小寧

責任編輯:吳靜宜_NX6477
C288F77B7F2D89FB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
    全站熱搜

    mwo248oa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